落地“双减”政策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促进教育公平,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的需要;是强化学校教育阵地作用,建设区域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需要。
广州市南沙区作为“国家新区、自贸试验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和承载门户枢纽功能的广州城市副中心”,近年来,南沙区以“全区一盘棋、区镇一体化”为原则、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大力推行智慧教育,逐步建成具有南沙特色的“人工智能+智慧教育”体系。10月28日起,由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广州市电化教育馆等单位举办的广州市智慧教育成果展示月活动正式启动,超过31家单位参加,以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全面展示各单位开展智慧教育的成果。
11月24日,为积极响应广州市教育局开展的首届“智慧教育巡展”活动,由南沙区教育局、南沙区教育发展中心主办,南沙第一中学等6所学校承办,科大讯飞、中大HCP实验室等单位提供支持,以“AI助力双减,五育融汇课堂”为主题的智慧教育成果巡展月(南沙站)活动圆满举办。
省、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相关领导,教育领域资深的教研专家、一线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齐聚南沙,聚焦“AI助力双减,五育融汇课堂”主题,为解决城乡二次元化结构突出、教育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用信息化助力“双减”提质增效,促进学校育人模式转变和特色发展进行研讨交流。本次智慧教育交流活动设主会场和分会场,采用“线上直播+线下展示”相结合的形式举行。
莅临本次活动的领导、嘉宾合影
成果展示,让智慧教育触手可及
在智慧教育成果巡展环节中,智慧教育应用成效展示以及智慧教育体验区展示了南沙区依托智慧课堂、中教云平台、粤教翔云数字教材、广州共享课堂、教学一体机等资源平台和设备进行智慧化教学,使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作业减负、智慧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案例,充分展示南沙区各单位智慧校园及智慧教育特色应用风采。在智慧教育体验区分别展示AI智慧体育、AI智能作业批改、人工创新教育和AI智慧管理应用场景,可以真实体验到人工智能带来的变化。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场景化应用助力双减,让五育真正融入到课堂教学,人工智能+智慧教育触手可及。
AI创新教育体验区
AI智能作业批改体验区
AI智慧体育体验区
AI智慧管理体验区
坚持创新,南沙区智慧教育渐显成效
在活动主会场,南沙第一中学陈宏锋副校长代表学校对莅临现场的各级领导和教育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同时,他将南沙一中在智慧课堂取得成绩向与会嘉宾进行了简要分享。他表示,南沙一中将在各级领导的悉心关怀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继往开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把学校建设成为南沙区具有较大辐射力和影响力的头部学校。
南沙第一中学陈宏锋副校长
广州市南沙区教育局副局长李彤在致辞中指出,十四五期间,南沙区将继续大力发展智慧教育,不断深化育人空间打造,贯彻落实“双减”,探索智慧应用在课堂教学效果提升、作业设计质量提升、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等方面的实践应用,实现针对性教学和个性化学习,继续通过“人工智能+智慧教育”实现区域教育生态重构,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提升信息化融合应用、服务教育教学的软实力,打造与南沙发展定位相匹配的教育地位。
广州市南沙区教育局李彤副局长
广州市教育局市管一级调研员林平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此次活动的展示成果,他表示南沙区作为广州市创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的支撑(培育)区域,立足当前“双减”背景,在破解教育均衡和高质量发展的难题方面,探索了众多优秀的典型案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他希望南沙区以本次智慧教育成果展示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形成合力,协同推进广州市创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的各项工程实施,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助力“双减”,提升线上教育质量和课堂教学品质,落实五育融合,努力打造基于智慧阅读、人工智能、共享课堂教学普遍开展,师生信息素养全面提升的智慧教育样板区域。
广州市教育局市管一级调研员林平
在报告会结束后,广东省教育技术课题《基于人工智能建设智慧课堂的探索与研究》的结题汇报如期开展。教研专家和一线教育者针对各年级各学科的具体情况,深入探讨智慧课堂的各类型实践和探索。
参加省级课题结题报告会的专家、课题组成员合影
助力“双减”,赋能课堂提质增效
落实国家“双减”政策,课堂提质增效是关键。智慧课堂,AI赋能,大有可为。在南沙智慧教育成果展示活动上,以智慧课堂示范课和智慧课堂说课形式展示了AI赋能下的现代化智慧课堂。活动通过主会场教研老师说课和专家点评,各分会场课堂直播的形式,围绕五育并举、“双减”、信息技术 2.0 能力点、教育资源共享、信息技术融合的深度学习、虚拟实验教学、网络素养进课堂等主题,展示了南沙区智能交互课堂、数据应用课堂、数字资源课堂等三类智慧课堂的特色。
信息技术赋能课堂教学优质课例说课现场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胡小勇教授从学科教学角度用常态课、融合课、互动课、轻质课、高智课高度概括和评价了两节智能交互课。在新时期双减背景下胡教授对智慧教育给出5条非常前瞻建议和思考:1、智慧课堂需要更智慧,以高质量的问题为导向,锻炼学生的思维;2、警惕数据投喂,需要更加关注人工智能赋能学生创造力;3、关注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数据安全、数据歧视等;4、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智能教育素养;5、五育并举的评价创新,进一步发挥人工智能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更加重视过程中的评价。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胡小勇教授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网络教育学院院长贾汇亮教授在点评数据应用课堂时提到教学实现三个转变:从经验性教学到精准性教学、从个性到整体分析、从传统到创新,并认为在关注从老师教到学生学的课程应用数据之外,还要更加关注学生评价和激励。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网络教育学院院长贾汇亮教授
广东省教育厅事务中心(电教馆)应用推广部黄桂芳副主任在点评数字资源课时提到用语文的人文情怀点亮信息技术的温度,并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撰写两方面提供了宝贵建议。
广东省教育厅事务中心(电教馆)应用推广部黄桂芳副主任
然后由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北京)副主任 童莉莉教授进行了线上连线点评。她首先高度评价了南沙区在智慧教育和智慧校园建设做出的创新努力和探索,她认为此次南沙区智慧教育展示活动组织全面效果显著,并从培养学生更加智慧和关注智能技术两方面期待在双减政策下做更多更好的探索。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北京)副主任 童莉莉教授
在其他五所学校分会场同步开展六节优质示范课涵盖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的各级学科,从多技术融合课堂、数字资源课堂应用、网络素质教育等角度全面展示智慧课堂教与学场景,并邀请珠海市香洲区教研室、广东实验中学、广东华侨中学等单位高级教师现场指导评课,探讨交流信息技术在学科场景下的应用。
各分会场专题课堂展示现场
专递课堂,促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
广州市南沙第一中学与贵州省镇宁民族中学穗黔协作物理课堂展示——高一物理《力的合成》,采取专递课堂直播教学,实现穗黔东西两地师生同步上课。通过南沙第一中学对贵州省镇宁民族中学结对帮扶,从提供课堂设备到师资共享,利用专递课堂按照教学进度推送适切的优质教育资源等形式,帮助其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
穗黔协作物理课堂授课现场
“育”见未来,打造南沙智慧教育新模式
南沙区为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需求,已建成南沙教育云平台及智慧教育大数据平台,区、校一体的智慧协同管理全覆盖,推动教育管理从“人管电控”向“智能管控”转变。通过教育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以及教育大数据采集、智能分析和应用来推动南沙智慧教育跨越式发展,打造了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同时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优势打破时空限制,实现了市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和教学案例在南沙区辐射共享,也实现区内薄弱学校教科研帮扶,“名师课堂”共享,全方位构建新教研体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课堂的战略地位决定课堂变革是教育变革的核心。百尺竿头,永无止境。南沙区将继续通过人工智能+智慧教育,实现区域教育生态重构,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共生,共同赋能未来,并以智慧教育为切入点,助力落实“双减”,积极推动整个粤港澳人才培养的纵深改革和产业结构的加速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南沙区智慧教育,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