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美股熔断、利率下行、定向降准……2020年的“资产保卫战”似乎来得更加猛烈,已经不满足于“报复性”存钱的“有资一族”如何面对当下“躺赚”变“躺亏”的夹缝处境?也许只有自己才能给出答案。

 

    “会花钱”这个概念,不只是物超所值的消费行为,更是“让钱生钱”的投资概念。尤其是在国际国内经济受到冲击、就业环境不容乐观的2020年,一场由“消费升级”变为“资产升级”的强力需求更是暗潮涌动。而“钱流去了哪儿”同时也是政策导向和经济指征的风向趋势。

 

楼市“小阳春”遭遇史上最冷冰封,房子不灵了?

图片1.png

2020上半年,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涨幅中,以深圳为代表的优势潜力城市在“房住不炒”的定调中出现了一波市场久违的“小阳春”。据数据显示,和去年底相比,深圳楼市均价涨幅为14.37%居全国第二。杭州十区仅3月份,商品房签约总金额便近300亿,创下近三年来成交金额最高值。

从千禧年开启房地产市场化的序幕开始,与落户、教育等各种条件交织在一起的房子,尤其是一线城市房产早已被看作财富和资产的载体,一路高歌乘风破浪,2020年的热度开局曾一度引起热议:房价稳不住了吗?

    但随后不久,各地房产政策加大力度、精准调控的“举措组合拳”便将刚刚稍许升温的热度降至冰封。3年落户+社保的深圳楼市新政,几乎让所有炒房客在一夜之间失去购房资格,而随着东莞、南京等城市调控政策在收费、购房资格、信用贷等方面的“靴子”重重落地,无疑又是中央再一次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铁证决心,靠坐拥房产便能稳赢“睡后收入”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股市“红牛”生如夏花,钱落袋为安了吗?

图片2.png

近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经济数据。GDP比预期相比增长0.2%,刚刚过关;固定资产投资增-3.1%,也与预期-3.3%相对持平;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转正,制造业PMI保持在荣枯线50%上方。而与这些稳中向好的数据相比,体现消费指征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差强人意,距离预期还有1.5%的差距。

这些或许可以解释7月以来股市连续出现的“红牛”态势。楼市的“钱不能入”和消费的“不想花钱”只是“财富流向股市”的浅显表现,而国家经济逐渐转向乐观,市场热情和信心被激活才是股市大涨的深层原因。
    时隔5年,A股的牛市气息终于以沸腾之气扑面而来,上证综指在7月6日当天收涨5.7%,创2015年7月以来最大涨幅。同期沪指齐头并进,放量大涨12.5%,势头之猛夺全球冠首。

虽然股市的中长期价值集合的是国之运势运、宏观调控、产业升级、企业经营等诸多要素,但是短期的波动却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精准踩到“微笑曲线”的每个正点,具有相当大的投资难度。在短暂的牛市之后,股市的下跌震荡或许已经让很多强加杠杆入场的投资客“步步惊心”了。

 

投资不等于投机,开源还需“系铃人”

 

其实楼市也好,股市也罢,都是资产保卫战中进行配置的方式和途径,是希望“钱能生钱”的朴素动机和愿望。面对几家欢乐几家愁的财富流动趋势,环球网校CEO伊贵业先生认为,所有的资产增值,本质上是思维认知和眼界格局的变现。

在职业教育领域深耕多年,并对社会经济大势有着深刻洞见的伊贵业先生发现,所有具备良性循环的资产配置中都有一个共同点:提升自我和获取财富的开源能力是底层支撑,且拥有持续稳定的增值表现。

在引领环球网校发展的17年历程里,伊贵业先生见证了很多通过不断提升职业技能和实力,实现财富倍数级甚至指数级增长的故事。对于资产开源和增值,自我价值与实现,伊贵业先生便也有了更深的感悟和理解。

“凭实力赚钱,不只是工资的体现,更是思维认知的领域。你能看多远,看多高,最终决定你能得到什么。”钱从哪里来?钱该在什么时候流去哪儿?这些都决定了每个人资产配置包中的来源和流向,只是想要正确的决策,靠的不是投机,而是前瞻的眼光、精准的判断和抗风险的现金流能力,这些都需要一个更加更加优秀、更加强大的自己!

 

责任编辑:晨子